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雨点儿》教学案例 篇10

《雨点儿》教学案例 篇10

来源:智榕旅游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雨点与植物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3、会写“半、巴”。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雨点与植物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反思〗

  教学目标是否能体现三个维度之间的和谐。

  三条都是关于知识技能的目标没有涉及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所以教学目标没有体现新课程对于教学目标三维融合的要求。

  对学生的培养不是孤立地从每一个方面进行,而是在一个环节中体现三个维度的融合。良好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开火车读,评议、正音。

  〖反思〗

  识字和阅读应该是相互统一,互相补充的。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同时,阅读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字意。

  在这个复习活动中,识字复习强调了词语的再现,但趣味性不强,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且与文分离,不利于学生进入文本。

  是否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

  二、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提出读书要求:边读边想,你从他俩的对话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学生自由读。

  3、检查识字情况:逐个出示“空、问、答、地、方”,分别指名读字音,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4、指导读问句。

  ⑴谁能把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的话读一下?

  指名读,生评议(他读得像在问人家吗?);再指名读,学生再评议,;教师范读,;全班朗读此问句。

  ⑵小雨点儿是怎么问大雨点儿的?

  指名读。(注意问的语调)你听明白小雨点儿到底想问什么了吗?

  5、指导朗读。

  ⑴借助书中插图体会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心情。

  ⑵学生看书,听老师范读。(让学生比较哪句是高兴时说的话)

  ⑶学生练读小雨点儿的话。

  ⑷学生自己试读大雨点儿的话。指名读,学生评议。

  ⑸齐读2、3、4自然段,体会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感情。

  ⑹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

  ⑺(出示课件)以小组为单位给动画中的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配音。

  6、质疑:听完他们的对话,你有什么不明白的要问他俩吗?

  7、课间操:《小雨沙沙》。(配种子发芽的动画)

  〖反思〗

  这是整篇课文的中心部分。在这部分设计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设计主导线索有些混乱。阅读──识字──阅读。识字是否可以放在第一课时。如果以教学“问”作为主线,会更好。可以先学什么是问句,雨点问了什么?怎么读出问的语气?

  2、没有体现“学生学”为主。在这个预设中学生只是学习的随从,跟着老师一步步走。如果让学生把自己就当作雨点,问“你们说了什么?”然后通过大量朗读训练,情境朗读可能会更好。

  3、在朗读练习中,是否可以更多地给学生生活化的情境:教师让学生分角色给动画片配音,这个活动学生很喜欢,但是学生在活动中还是在“演”而不是真正把自己当作雨点,所以,我觉得在朗读中是不是可以这样设计:大雨点小雨点遇到了,你们先打个招呼(这样让学生充分进入情境),你们离得很远,该怎么说呢?(要大声)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把课堂对话和生活中的口语交际相结合,扩大了语文学习的外延。

  三、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提出学习要求:

  自己边读边想:你能想出哪个问题的答案?你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读完后跟学习小组的同学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2、学生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4、全班交流,解答疑问,并提出新的问题。(教师相机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并板书)

  5、指导朗读。出示课件(课文插),让学生看图感受雨后田野的美景,以及雨点儿给植物带来的变化。

  〖反思〗

  我觉得这个环节的设计很好,让学生质疑再学习,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有一点点可以改进之处:把学生的体验成果上升成为理性认识。在学生看到雨后美景,体会到雨的作用时,是不是可以问问学生,“你觉得大雨点、小雨点怎么样啊?”这样学生说:“它们是勤劳的雨点、助人为乐的雨点”……就把学生的体验上升了一个层次。

  四、扩展练习

  1、出示例句: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指名读。

  结合动画情景,展开想象,模仿句子说说雨过后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2、练习说话。

  小雨点儿给大家带来了欢乐,我们该对小雨点儿说些什么呢?

  〖反思〗

  这个扩展练习没有遵循三个原则:

  1、信息量少,情境不够丰富。

  2、学生的感性体验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

  3、不够经济有效。

  本来学生已经觉得自己是雨点了,而在这个训练中又把它们拉到现实世界,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说雨后的景象,而且为学生提供的信息太少。

  如果改成大雨点、小雨点们,你们要到哪里去?让学生先看课件,给他们看各地的风景并配上词语,然后让学生边看边做动作,想想你要去干什么?看完了让学生来说。这样学生既积累了词语,又可以把之前的体验都升华到说话练习中,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也使这个环节能更经济有效。

  五、写字指导

  1、观察两个字“半、巴”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竖、竖弯钩的位置及写法。

  2、学生自己看书,认识生字的笔顺。

  3、指名书空。(课件演示笔画笔顺)。

  4、教师范写。(注意将“半”与“羊”对比)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6、反馈书写情况,学生再次练写。

  〖反思〗

  写字指导很细致,但是放在这节课中是否会破坏整节课的情感。是不是应该放在第一节课,或者是否可以改成其他形式的书写训练。

  【板书】

  没有花没有草大雨点红的花绿的草

  有花有草小雨点花更红草更绿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