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雨点儿》课堂实录 篇12

《雨点儿》课堂实录 篇12

来源:智榕旅游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逐步做到有感情。

  3.运用添改板画和用自己平时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等形式学习课文,说说自己平时见过的雨的特点,充分调动多种感官,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创造自主选择的契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4.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以及课件的演示:雨水的形成以及干旱无水的大地在雨水的滋润下长出花草,使学生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认字和练习朗读。

  2.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3.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激发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生字卡片、大雨点儿小雨点儿的头饰。

  学生:布置学生课前问问父母或自己查阅资料:为什么会下雨?观察各种雨的特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通过朗读课文、课件演示等形式理解课文内容,突破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㈠猜谜语,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放多媒体)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注意听,看谁听得认真,猜得准确: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雨)

  ㈡通过谈话,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⒈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呢?

  (大雨、小雨、雷阵雨、毛毛雨、狂风暴雨)

  ⒉同学们平时真爱细心观察,知道那么多雨呢!那么你观察过大雨是什么样的吗?

  (有时伴着雷声闪电,像盆往下泼一样,落在地上的雨水汇成溪流)

  ⒊这种雨在夏天常见,小雨在什么季节下?(春天、秋天)

  (前几天,我们这刚刚下过几场绵绵的秋雨)

  (春雨沙沙下过,春姑娘就来了)

  ㈢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雨的课文。

  yǔ diǎn ér

  12.  雨   点   儿

  板书:

  大家注意看“儿”这个字,单独读时读二声,在这里和点连起来读儿话音,跟老师读。

  (出示雨点儿图)多可爱的雨点儿啊!你也把它读可爱一点儿。

  (范读——指读——全班读)

  二、初读课文

  ㈠过渡:这么可爱的雨点儿,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想知道吗?快打开书翻到这一课吧!

  ㈡提出自学要求:自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组长领着学习这一课的生字宝宝。

  ㈢检查自学情况:

  shǔ   qīng  piāo luò bàn kōng huí  dá  yún  cai  dì fang

  数不清飘落 半空 回答云彩地方

  1、词语:(学生以对口令的形式领读:请你跟我读,我就跟你读,读准声韵调,扫清拦路虎。)

  (彩、方在这里读轻声)

  点、数、清、彩、飘、落、半、空、问、回、答、方

  2、生字:(以开火车的形式读,可视情况去拼音。)

  三、理解课文。

  ㈠学习第一段。

  1、过渡:同学们会读生字和词语了,句子读的怎么样呢?谁来读第一自然段。(多媒体出示第一段,指读)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2、师板画。

  3、对照这句话,大家都来读一读,对老师画的有什么意见?

  (数不清的雨点儿指雨点儿很多,数不过来,老师画的雨点儿太少了。)

  谁听到了,再来说一说。

  4、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老师听明白了,你们明白了吗?那就请你们帮老师画出数不清的雨点儿来吧!(学生添加板画)

  5、除了雨点儿数不清,还有什么数不清?

  (星星、雪花、头发)

  6、师结:这些东西太多了,数不过来,所以读“数不清”这个词时要读重一些。(范读、指读)

  ㈡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1、多媒体演示:“飘落下来”是怎么落呢?(看课件)

  2、师:飘落下来的雨点儿里,有大雨点儿,也有小雨点儿,半空中大雨点儿会和小雨点儿说些什么呢?想听吗?(多媒体播放大、小雨点儿对话的动画。)

  3、读句子:他们的对话有趣吗?从书中找出来读一读。

  4、多媒体出示句子:用你喜欢的方式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5、点红第二段:你想用什么方式读?

  (根据学生回答,或赛读、接读、评读。提示读出问的语气)

  6、点蓝第三段:你想用什么方式读?

  问:这句中小雨点儿是怎么回答大雨点儿的?

  问:你呢?也是小雨点儿回答大雨点儿的话吗?不是,是什么?

  (是小雨点儿反过来问大雨点儿的话)

  问:它会问什么?

  (你要到那里去?也到有花有草的地方去吗?)

  7、大雨点儿到那里去了呢?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吧!

  8、分角色扮演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加动作带头饰表演)

  ㈢学习第四自然段

  1、想象: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去了自己喜欢去的地方,想象一下,它们到过的地方会是什么样?(据学生回答来学习)

  2、多媒体出示第一句:

  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师范读,注意读好“更红、更绿”。

  3.出示图欣赏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渲染:雨过天晴,太阳出来了,空气多么清新,打开窗户看看吧!学生睁开眼睛,说说看到的景色以及自己所想象到的。

  4.问:雨后的景色真美,可是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花没有草呢!你知道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指哪些地方?

  (干旱的土地、沙漠)

  5.课件演示:干旱无水的大地经过雨水的滋润,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师渲染:这就是干旱无水的大地,没有花也没有草,盼呀,盼呀,终于下雨了,经过雨水的冲洗,大地湿润了,不久也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

  6.想象:如果你是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说些什么?

  (谢谢你,有了雨水我们才能生长,我们的生长离不开雨。)

  7.朗读:不只小花小草高兴,我们也很高兴,就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一起读这一段。

  四、总结延伸。

  1.总结:同学们学习了这一课,我们知道了雨和人类、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想知道雨是怎么形成的吗?(课件演示)

  2.延伸:自然界中不仅有雨,还有风、雪、露、雷、电,希望同学课下查查资料,问问家长,讲给老师同学听。

  3.最后带上头饰在《小小雨点》的律动中结束课文。

  附:板书设计

  yǔ diǎn ér

  12.雨  点  儿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处理练习、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㈠朗读课文。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2《雨点儿》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读一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尽量有感情)

  2、问:你知道了什么?(从内容及知识方面谈)

  ㈡巩固字词。

  1、巩固会认的生字:

  ⑴课件:过河摘果子游戏,会读的字变成石头,谁过了河果子就归谁。

  ⑵指导学生观察:点、半、问、清、空、方

  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都是鼻音,前三个是前鼻音,后三个是后鼻音。)

  ⑶指导学生区分:彩、数

  读一读,你又发现了什么?(“彩”是平舌音,“数”是翘舌音)

  2、  

  点

  空

  彩

  扩词练习。

  3、拓展练习:课件出示“我会读”

  指导学生读通三个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复现生字。

  ⑴雪花从半空中飘落下来。

  ⑵你会回答这个问题吗?

  ⑶晚上,我坐在院子里数星星,怎么也数不清。

  4、课后练习:课件出示课后练习的句子。

  ⑴指导学生读通顺。

  ⑵补充练习:

  从土里钻出来。

  从天上      。

  从          。

  二、指导书写。

  1、出示三个字:方、半、巴,指导学生认读。

  2、学生看书,自学生字的笔顺。

  3、课件演示生字笔顺,指名书空。

  4、教师范写。

  方:(教师边写边念顺口溜:起笔平,弯度大,向左斜,中线钩)

  半:(注意“半”与“羊”对比)

  巴:(注意第二笔是短竖,第四笔竖弯钩要宽一些)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6、反馈书写情况,学生再次练写。

  附:板书设计

  yǔ diǎn ér

  12.雨  点  儿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