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看课件上的动物是什么?
生齐答:小壁虎。
师:大家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征?
生:它有四条退。
生:它有一条可爱的尾巴。
师:你们知道人们为什么叫它小壁虎吗?
生:因为它能在墙上爬。
师;真聪明,今天,在小壁虎身上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你们想知道吗?
生齐答:想知道。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师生看动画课件)
师:谁来说说小壁虎怎么了?
生:小壁虎的尾巴被一条蛇咬住了,它挣断尾巴逃走了。
生:小壁虎没有了尾巴。
(生答的同时师板书):挣断
师:下面同学们把书打开,我们一起来看课文中是怎样叙述的?
(师生齐读第一段)
师:小壁虎的尾巴断了,他的心情会怎样?
生:难过。
生:着急。
生:我想它会着急,想去借一个尾巴。
师:说的真好,(板书:借)那它会去向谁借呢?怎样借呢?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的这个故事就是“小壁虎借尾巴”(教师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并交流
师:下面同学们自己看书,看谁能读懂课文?
师:谁愿意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小壁虎去向小鱼、老黄牛和小燕子借尾巴了。
师:那你们是从哪看出来的?
生:我是从“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黄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燕子阿姨,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这三句话中知道的。
(出示这三句话课件)
师:同学们很聪明,都从这三句话中知道了小壁虎去向小鱼、老黄牛和燕子去借尾巴,大家看,在说话时,它分别用了姐姐、伯伯、阿姨不同的称号,还都尊称“您”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答:小壁虎有礼貌。
师:说得好,我们也应学习小壁虎有礼貌的好品质。
师:那谁来读一读这三句话?要读出有礼貌的语气。
(生读)
师:同学们注意,因为小壁虎非常着急,想快点借来尾巴,因此读的时候重音要放在“借给我”上,并稍做停顿,谁再来读读看?
(生读)
师:通过读课文,谁还读懂了别的什么?
生:我知道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
生:我知道小鱼、老黄牛、燕子都没有借给小壁虎尾巴。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呀?
生:我是从小鱼说:“不行阿,我要用尾巴拨水呢。”老黄牛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燕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这三句话中知道的。
生:我也是从这三句话中知道的。
出示课件:三句话)
师:同学们从这三句话中知道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小鱼、老黄牛、燕子都没有借给小壁虎尾巴呢?
(师生齐读)
师:谁愿意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生:我愿意:小鱼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因为如果借给它,小鱼就没有尾巴了,会沉到水里去的。
(师生大笑)
生:我想小壁虎那么小,老黄牛那么大,尾巴是不能接到小壁虎身上的。
生:他们的尾巴都有用,小鱼要用尾巴拨水,老黄牛要用尾巴赶蝇子,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
生:因为他们的尾巴都有自己的用处,所以不能借给小壁虎。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说小鱼、老黄牛和燕子的尾巴都有用,那都有什么用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生看动画课件)
师:小鱼尾巴的动作是什么样的呀?
生齐答:摇着尾巴。
(师板书:摇)
师:那么说它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生齐答:拨水。
师:老黄牛尾巴的动作是什么样的?
生齐答:甩着尾巴。
(师板书:甩)
师:你们看看老黄牛身后有什么?它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生齐答:赶蝇子。
(师板书:赶)
师:我们再来看看燕子,他的尾巴的动作是什么样子的?
生齐答:摆着尾巴。
(师板书:摆)
师:联系燕子说的话,大家想想它的尾巴会有什么作用?
生齐答:掌握方向。
(师板书:掌握方向)
师:通过刚才回答问题,老师发现同学们的想像力非常丰富,相信你们经过努力,将来也能成为作家的。现在我们作家来读读看,小鱼、老黄牛、燕子的话应该怎么读?
(生摇头晃脑的练习读)。
师:谁愿意为大家读?
(3名学生读)
师:大家注意,在读这几句话的时候,要结合动物自身的特点来读,小鱼说话要柔和,老黄牛说话要低沉些,燕子是阿姨,说话自然要亲切些,谁再来读读?
(三名学生读,师给于表扬)
师: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
(教师旁白,生分别读不同的动物)
师:通过读课文,现在同学们在书上找找,书上反复出现了那个词?
(生找后齐答:爬呀爬。)
师:那“爬呀爬”说明了什么?
(生齐答:小壁虎爬得慢。)
师:大家说的很好,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它多伤心呀,假如它继续去向其他的动物去借,它会来到什么地方呢?现在我来演小壁虎,请你们来演其他的小动物和我一起对话好不好?
(师带头饰表演)
师: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森林里,看到猴子在树上玩,小壁虎说:“猴子哥哥,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生:不行呀,我要用尾巴挂在树上玩呢。
师:小壁虎爬呀爬,又看到了老虎在寻找猎物,小壁虎说:“虎大伯,把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
生:不行呀,我要用尾巴打敌人,保护自己呢。
师:大家表演得真好,还知道了许多动物尾巴的作用,你们平时喜欢看童话故事吗?
生齐答:喜欢。
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创造一个机会,让大家来自己编一段故事。
(师给生发提纲,生填写)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看到―――,说:“―――,您把尾巴结给我行吗?”―――说:“不行呀,我要用尾巴―――。”
师:谁愿意说说自己写的?
(生争先恐后的说)
师:大家写的真好,可是你们也没有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呀,他多难过呀,又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我们来看一下。
(师生共同看课件)
生齐答:它爬回家去告诉妈妈了。
生:它又长出一条新尾巴。
师:小壁虎又长出了尾巴,他的心情怎样?
生齐答:高兴。
师:那我们来看这句话应怎样来读?
出示: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生读。
师:现在我们一起读一下最后一自然段。
(师生齐读)
师: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慢慢的长出来,这种能力叫再生。
(师板:再生)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小壁虎尾巴再生的过程。
(看课件,体会尾巴慢慢长出来的过程)
师: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是它的一个特点,它可以利用再生来保护自己。
师:同学们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是可以再生的?
生抢着答:头发、指甲、蚯蚓
三、学生表演、总结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同学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不用按照书上的话说。
(生戴头饰表演)
a:没有尾巴多难看呀(哭泣状),我爬呀爬,得去借一条尾巴,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b:不行啊,没有尾巴我就没办法拨水游动了。
a:黄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c:不行啊,没有尾巴我会被苍蝇、蚊子咬死的。
a:燕子阿姨,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d:不行啊,如果借给你,我就不能掌握方向了,只能直飞,会撞到墙上的。
a:妈妈,他们都不借给我尾巴。(哭泣状)
师:傻孩子,你的尾巴可以重新长出来的,他们的如果借给你,他们就会没命的。
a:(惊喜状)我长出新尾巴啦!
师:孩子,你还懂得了什么?
a:我知道了小鱼的尾巴可以拨水,老黄牛的尾巴是用来赶蝇子的,燕子的尾巴是用来掌握方向的。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地学习,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充分地让学生去读文、思考、交流、表达、表演,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这次授课,我有了很深的体会: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在教学中我用 “小壁虎的尾巴怎样了?你读懂了什么?你是从那些地方看出来的?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情会怎样?它们为什么不给小壁虎借尾巴?”等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让学生通过读文后回答。然后提供一个提纲让学生练习写话。这为说话、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也存在不足:例如有的学生思考问题时拓展不开,分角色表演时不够到位,写话时不在状态。究其原因,我的设计没有关注学生的已有认知,没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只想着如何去教,没有考虑学生。在读文方面,我对学生的积极性调动的还不够。总之,这是我教学后的几点想法。我要在今后的课堂实践中不断地提高、学习。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