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秋人,1907年出生于广西桂林,原名杨工白,是一位杰出的油画艺术家。1928年,他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两年后转学至上海艺术专科学校,并于1931年从研究科毕业。同年,他积极投身艺术活动,参与了"——艺社"和"决澜社",并在多个艺术展览中亮相。
1939年,抗日战争期间,杨秋人返回家乡广西,投身抗日救亡文化运动,他的社会责任感和艺术才华在此期间得以展现。在四十年代,他在桂林美术专科学校、广东省艺术专科学校、广州市艺术专科学校担任教授,为艺术教育做出了贡献。
进入五十年代,杨秋人担任了华南文艺学院教务主任、美术部教授,后又在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和广州美术学院担任副校长和教授职务,他的艺术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他还曾是广东省第一、二届人大代表,积极参与文艺界和地方事务。
杨秋人的一生致力于艺术创作,作品丰富多样,如三十年代的《清道工人》、《缝征衣》以及七十年代的《水电站工地之晨》等,这些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珍藏。他的代表作还包括《人群的洪流》、《漓江晨渡》和《剑麻山》等,均展现了他深厚的绘画功底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
他的人生经历和艺术成果被整理成《访苏风景写生》、《访问朝鲜写生》以及《杨秋人油画集》等著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遗憾的是,1983年1月7日,杨秋人因病在广州不幸辞世,享年75岁,他的艺术生涯和对艺术的贡献将永远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