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面临合同无法履行,怎么办?

面临合同无法履行,怎么办?

来源:智榕旅游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处理: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需及时通知对方、提供证明;合同中的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由法律规定处理,侵权人不承担责任;不可抗力需满足主观、客观和结果要件。

法律分析

一、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怎么办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处理如下:

1.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3.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590条的规定,发生不可抗力后,当事人一方负有两项义务:

(一)及时通知义务。未及时通知,造成损失扩大的,对扩大部分不可免责。

(二)证明义务。须向对方证明所称不可抗力确实存在。

二、合同中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由谁承担

合同中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侵权人不承担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处理。同时,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三、不可抗力如何进行认定

根据我国法律的上述规定,作为一种不可抗力事件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件。

1.主观要件,即不可抗力的发生是当事人无法预见和不可能预见的。

2.客观要件,即在现有条件下,当事人所具备的物质力量和技术力量对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和不可克服的。

3.在结果上,事件的发生必然导致合同的部分或全部不履行以及延迟履行,或者是标的物部分或全部毁损。如果某种客观情况的出现,并不构成履行合同的障碍,就不能把它当成不可抗力看待。

结语

合同中不可抗力的处理原则如下:一方因不可抗力无法履行合同,可部分或全部免责,但法律另有规定除外。当事人应及时通知对方,减轻可能的损失,并提供证明。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违约责任。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由法律规定承担责任。认定不可抗力需满足主观、客观要件,并导致合同不履行或延迟履行,或标的物毁损。客观情况不构成履行障碍则非不可抗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8修正):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违反本法规定,在销售房屋时未向购买人明示所售房屋的节能措施、保温工程保修期等信息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以上信息作虚假宣传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2016修正):第二章 气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第十三条 气象专用技术装备应当符合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技术要求,并经气象主管机构审查合格;未经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格的,不得在气象业务中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2016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应当把公益性气象服务放在首位。

县级以上应当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将气象事业纳入和地方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以保障其充分发挥为社会公众、决策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

县级以上地方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建设的地方气象事业项目,其投资主要由本级财政承担。

气象台站在确保公益性气象无偿服务的前提下,可以依法开展气象有偿服务。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