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信息技术新课程总结
20__年_月我省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全面进入新课程,信息技术学科也不另外。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我校信息技术教师积极投身于全新的课程改革之中。
基本情况:
我校(老校区)现有高一信息技术专任教师3人,高一共15个教学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在网络教室开展。高中用教学机房1室(78台),操作系统为Windows_P,教师机一台(安装极域电子教室软件一套),全部连入因特网。
1、教师情况
早在上一学期,我们就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读活动,在教研活动展开讨论和心得交流;暑期我们在省培和国培的基础上,对新教材仔细推敲,认真阅读教学参考用书与新课程先行省份的经验总结,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精心备课,把握三大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讨论教学安排、进度、内容、方法,交流心得体会。
2、学生情况
我校高一新生面向全市招生,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本学期初我们针对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每个班都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一点信息技术基础也没有(小学、初中未开课或开了课没上),有一部分同学对已学信息技术知识的遗忘率甚高,连部分基本操作都操作不来了,更谈不上信息技能。于是,在课堂上我们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与新课程同行,让零起点学生逐步适应,非零起点学生巩固。这样,几乎所有学生都能慢慢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了。
3、课程实施情况
(1)第一节课让学生明确本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安排,纪律要求。根据学生基础知识情况分小组,每3人一组,并让各组学生推选出小组长。为部分章节的探究学习和分组完成作品做准备。
(2)本学期配施的教材是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与以往的教材比较,本教材确实有很大的改进,它以信息活动为主线构建教材体系,注重经历信息活动的过程,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教材每章的章导言将技术、生活、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创设一个较为真实的应用实例。该实例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对本章的知识做了概括和梳理,为教师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教材采用了“做中学”的编写风格,各环节中穿插了大量的活动,各节以任务体验为先导,配以一定的提示板,使学生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展开信息技术的学习,比较符合人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特点。但是本教材要求学生的起点较高,对于我校的校情学情来说是难以实施的。例如文本信息、数据信息加工这些内容,教参上建议的只用两课时完成教学,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却要花费近半个学期的时间。还有对于声音、视频等信息的采集和加工的教学更因为硬件条件有限而难以实施等等,所以在本学期教学中,我们只好立足校情学情,依据新课程标准,实现内容重组,提升学生基本的信息素养。
4、主要问题
(1)课时量不够,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困难。本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以网考的形式(从题库随机抽题)实施,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操作技能,还得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课时不够直接关系学生的结业。
(2)需要对学校对学生进行统一诊断性评价。
结束语:
新课程刚刚开始,存在的问题是必然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去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信息技术课程的前景是美好的。
信息学教研组
20__年_月_日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