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西党组织从1925年创建以来,领导广西各族人民求解放、谋翻身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广西党组织领导人民的卓绝历程和奠基伟业,广西革命英烈和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和优良传统,永远是激励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力量源泉。
在大革命洪流中
创建广西组织
中共广西党组织诞生在大革命洪流中,是广西政治舞台上最有活力的新生力量。鸦片战争失败,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重苦难之中。面对民族危亡,富于革命传统和斗争精神的广西各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进行着长期的不屈不挠的抗争,从太平天国革命战争、抗法战争到伟大的辛亥革命,先进的广西革命者前仆后继,苦苦求索。
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和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八桂城乡掀起了革命浪潮。以黄日葵、黄士韬、陈勉恕、谭寿林、朱锡昂、宁培瑛、雷经天、韦拔群等为代表的先进分子,为马克思主义在广西各地传播作出积极贡献。
1921年秋,韦拔群领导发动东兰早期农民运动;同年12月,中共党员张太雷陪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到桂林会晤孙中山;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梧州成立地方分团。1925年夏,新桂系在广东革命政府支持下统一广西,广西各地工农学生运动广泛兴起。中共广东区委不失时机地调派李血泪、龙启炎等一批共产党员到广西开辟工作;同年秋,广东区委常委兼军事部长周恩来秘密来梧州指导建党工作;10月下旬,以龙启炎为书记的中共梧州支部成立,这是广西的第一个党组织。12月,广东区委批准成立了以谭寿林为书记的中共梧州地委;次年夏初又批准成立中共南宁地委,以陈勉恕任书记;随即,又调黄日葵为广西特派员,领导广西全省党的工作。1926年1月,在中共党组织的积极帮助下,国民党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通过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宣言》,共产党员雷沛涛、陈勉恕、李省群担任省党部候补监委和青年部长、妇女部长,促成了广西的国共合作局面。各地的反帝反封建大革命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起来。
中共广西党组织坚持与国民党广西左派积极合作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对以工农运动为主体的国民革命运动的领导,广泛发动社会各界,迅速发展工农商学妇女各界团体,坚决支援省港大罢工斗争,努力支援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出师北伐,坚决抵制和反对国民党桂系右派当局破坏国共合作的逆流,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洪流席卷八桂。
正当广西的大革命运动日益高涨和中共广西党组织不断壮大之际,新桂系军阀伙同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八桂大地。血腥的屠杀没有吓倒共产党人。遭受严重破坏的中共广西党组织领导桂平、平南、武宣3个县农军3000余人,于五六月间举行了浔州四属暴动,打响了广西武装反抗国民党新桂系军阀屠杀政策的第一枪。
掀起广西土地革命的风暴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大革命失败的白色恐怖形势下,中共广西党组织坚决执行党的“八七会议”总方针,领导广西各族人民掀起了土地革命风暴。
1927年5月,中共广东区委决定在梧州成立中共广西地委,调廖梦樵任书记;9月7日,广西地委遭破坏;10月,地委在桂平重建。1928年1月改组成立广西特委,9月再改组成立临时省委,1929年1月成立正式省委,4月又奉命为特委,邓拔奇、朱锡昂、文沛历任书记。从1927年5月起,党组织在桂东南、右江、左江、桂中南、桂东广大地区领导各族人民举行了20多次地方暴动,攻占部分县城,英勇反抗国民党桂系军阀的屠杀政策。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廖梦樵、朱锡昂、苏其礼、余少杰、胡福田等重要干部和数百党员英勇牺牲。钦廉四属人民也在党的领导下开展英勇斗争,斜阳岛农军300余人浴血孤岛5年,全部指战员奋勇牺牲,气壮山河。
1929年12月和1930年2月,在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和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陈豪人、雷经天、俞作豫、何世昌等的领导下,举行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了拥有20余县和150余万人口的重要根据地。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英勇打击国民党桂系军阀的反动统治势力,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这两次起义成立的中国红军第七军和第八军,是土地革命战争的红军主力部队之一;红七军主力远征转战到达中央苏区,成为中央红军的一支劲旅。
左右江根据地的创建和斗争,谱写了中国土地革命战争历史的光辉篇章。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为探索和形成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提供了重要经验。邓小平领导广西党在左右江开展“工农武装割据”,进一步证明毛泽东开创的中国革命道路的正确性,而且在党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和民族工作、反帝斗争等方面都创造了独特的实践经验。
在红七军主力北上中央苏区后,韦拔群、陈洪涛等领导右江革命根据地军民进行了三次反“围剿”战争。1931年冬,白区的中共党组织在与上级失掉组织关系长达5年的情况下,不畏艰险,坚持斗争,红旗始终不倒。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有韦拔群、李明瑞、俞作豫等红七军、红八军将士英勇牺牲,还有数以万计的左右江各族革命人民前仆后继的奋斗牺牲。左右江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顽强,百折不挠,开辟了滇桂黔边红军游击区。
广西的共产党员和革命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斗,使中共广西党组织在极其严峻的白色恐怖下得以坚持、恢复和发展,1936年建立了领导全省斗争的中共广西省工委,并与中共南方临时工委取得了联系,为掀起广西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做了积极准备。
广西抗日救亡的中流砥柱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炮声,震撼了中华大地,中华民族奋起全面抗日战争。中共中央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方针策略,张云逸、叶剑英、周恩来等先后到广西与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等桂系领袖共商团结抗日大计。1938年11月建立的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加强对桂系的统战工作,加强对广西党组织的领导和对湘赣粤港党组织的联络,团结李济深、何香凝、李任仁为代表的抗日民主派力量,有力推动了桂林抗日文化运动蓬勃发展。
1941年1月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被迫撤销;南方局又成立中共桂林统战工作委员会,继续坚持联桂抗日方针;依靠李济深、李任仁等抗日民主派,领导和团结各界爱国文化人士,坚持桂林抗日文化城这个重要阵地,举办闻名全国和世界的西南剧展,将桂林抗日救亡的文化运动再次推向高潮。
中共广西省工委在桂系集团实行片面抗战路线的特殊局势下,高举团结抗日的旗帜,领导发动广西各族人民广泛组织抗日救亡团体,在八桂大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党组织遭受多次严重摧残并失去与上级领导联系的艰险岁月,广西省工委坚持独立作战,“隐蔽精干,待机发展”,逐步恢复发展了各地党组织的力量。在日军两次入侵广西期间,省工委发动各族群众,领导成立了30余支、约7000多人的抗日游击队伍,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毙伤敌伪1000多人。1945年春,党又领导发动了桂东南、钦廉抗日反顽起义。起义遭到国民党顽固派残酷镇压,抗日起义余部转移广东南路和中越边坚持斗争。
将胜利红旗插上镇南关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与蒋介石国民党的独裁、内战、卖国政策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中共广西省工委坚决执行中央和南方局的指示,积极领导城乡人民开展争取和平民主和反饥饿求生存的斗争。在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后,解放区军民奋起自卫。在广西六万大山和十万大山的人民武装队伍,逐步恢复和发展了游击区。中共广西省工委领导各族人民掀起了农村“反征兵、反征粮、反征税”和城市“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高潮,有力地打击了桂系军阀在广西城乡的统治基础。
1947年4月中共广西省工委举行了横县干部会议,提出了以左右江为重点,“积极准备武装起义,广泛发动游击战争,创造游击根据地,摧毁反动政权,建立新解放区”的总方针。同年夏秋间,党在全省20多个县发动了武装起义,一度攻占万冈、凤山县城,策应了桂梧邕柳城市的革命斗争。随后,党领导各地游击队执行毛泽东军事思想,深入发动群众,机智灵活地歼灭敌人,粉碎敌人的残酷“围剿”。
到1949年秋,党领导的12支师级游击队拥有4万余人枪,开辟了11块游击区,游击斗争的范围遍及全省103个县(含钦廉四属)中的97个县,还创建3个专署级和42个县级的人民政权。广西游击区的巩固扩大,游击战争的迅速发展,游击部队的攻势作战,有力配合了解放区战场的战略进攻。
1949年8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广西省委。9月22日,中央正式任命张云逸为广西省委书记,陈漫远、莫文骅、何伟、李楚离为副书记,省委机关在武汉组建。11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广西战役,第四野战军第十二、第十三兵团从湖南南下广西,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及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从广东西进广西。在广西各地游击队的配合下,南下大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围歼白崇禧集团,11月22日广西省会桂林解放。中共广西省工委领导桂梧邕柳等城市党组织进行卓有成效的策反统战和护厂、护校、护路斗争,为南下大军解放接管城市做了大量工作。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任命张云逸为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12月11日,解放镇南关,标志着广西战役胜利和全省的解放,开辟了广西历史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