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湖北三更子蛇是什么蛇?了解到应该是赤练蛇,其三更子蛇是湖北当地的叫法。并且在不同的地区,其叫法各不相同,例如火赤链、红斑蛇、燥地火链、红百节蛇、红麻子等等。赤链蛇是蛇目游蛇科链蛇属的一种,又称火赤链。是一种常生活于丘陵、山地、平原、田野村舍及水域附近的无毒蛇。
虽然赤链蛇属于无毒蛇,但有少部分赤链蛇随着生存的需要,会携带微弱的毒性,人一旦被其咬到,虽然不致命,但是也会引起伤口红肿。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三更蛇又叫
三更蛇
学名:赤链蛇
(是毒蛇)
蛇目游蛇科链蛇属的一种,又称火赤链。分布于中国各省区(除宁夏及青藏高原外)的毒蛇。全长约1米,体背黑褐色。因具有60条以上的红色窄横纹而得名。背鳞平滑,或体后段的少数几行微棱。颊鳞常入眶。头背黑色,鳞缘红色,枕部有一“∧”形红色斑,眶后有一黑纹向后达第 7枚上唇鳞。赤链蛇栖息于平原、丘陵和山区,常见于田野、山坡、路旁、竹林、村舍和水域附近,有时进入住宅内。常卷曲成团,伏于草堆下。多在傍晚活动。以鱼、蛙、蟾蜍、蜥蜴、蛇、鸟等为食。
赤链蛇主要栖息在田野、村庄、住宅及水源附近,在村民住院内也常有发现。多在傍晚出来活动,属夜行性蛇类。晚10时以后活动频繁,平时性情比较温和,白天蜷曲不动,长将头部盘缩在身体下面。不主动攻击人,性懒不爱动,爬行缓慢。但在受到惊吓时行动敏捷,捕咬目标明确。主要以蟾蜍、淡水小杂鱼、泥鳅、雏鸡、幼鸟及鼠类为食,此蛇有食蛇习性,在食物供给不足时吞食同类,养殖时应加以注意。此蛇繁殖系卵生,5~6月交配,7~8月产卵,每产7~15枚,孵化期40~50天。
参考资料:百度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三更蛇又叫
三更蛇又叫夜行蛇或黑眉锦蛇。
三更蛇是一种常见的蛇类,其得名源于它们主要在夜间活动,特别是在深夜的三更时分最为活跃,因此被称为三更蛇。此外,它们也被称作夜行蛇,这一名称同样揭示了它们夜间出行的特性。
除了夜行性外,三更蛇还有其他的特征。例如,它们通常拥有细长的身体和光滑的鳞片,这使得它们在夜间行动时更为敏捷和隐蔽。三更蛇的颜色和斑纹也因其种类和栖息地而异,其中一些种类的三更蛇具有显著的黑眉纹,因此也被称为黑眉锦蛇。
在不同的地区和文化中,三更蛇可能有着不同的名称和传说。在一些地方,人们可能将其视为神秘或神圣的生物,而在其他地方,则可能因其毒性或攻击性而受到恐惧。然而,无论名称和看法如何,三更蛇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在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研究和了解自然的机会。
总的来说,三更蛇是一种独特而有趣的蛇类,其夜行性和外观特征使其在众多蛇类中脱颖而出。通过了解三更蛇的生活习性和生态角色,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保护这些神秘的生物。
三埂子蛇学名叫什么
三埂子蛇学名为赤练蛇。
赤练蛇是蛇目游蛇科链蛇属的一种,是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老挝、越南、俄罗斯的有毒蛇。
在中国分布的为赤练蛇指名亚种,该亚种成体全长约1米左右,体背黑褐色与红色相间。
赤练蛇因具有红褐色窄横纹而得名,但部分个体缺少红纹。颊鳞常入眶。头背黑色,鳞缘红色,枕部有形红色斑,眶后有一黑纹向后达第7枚上唇鳞。赤练蛇背鳞平滑,体后段的少数几行微棱。
赤练蛇别名红四十八节、红长虫、红斑蛇、红花子、燥地火链、红百节蛇、血三更等。
这是什么蛇啊
菜花蛇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