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流产假期间扣绩效工资,依法是合理的。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流产前15天享受产假,流产后满4个月享受42天产假。生育津贴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未参保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保胎假按病假发工资,产前假工资为实发工资的八成。单位不能随意解雇孕妇,法律明确保护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不得降低基本工资或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到期时应自动延续。
法律分析
一、休法定流产假扣绩效工资吗?
1、休法定流产假期间肯定是要扣绩效工资的,因为我们在休假期间根本就没有绩效可言,公司就不需要发绩效工资,而不是专门的扣除绩效工资。按现行规定,人流休假可以依法享受相应的产假的,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支付工资的。
2、法律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二、产假及待产假待遇
(一)保胎假,工资按照病假发
保胎假是由医生开证明,所以按病假待遇发放工资。
(二)产前假,工资按八成发。
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
(三)产假,生育津贴
在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在没有开展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生育津贴由本企业或单位支付,标准为女职工生育之前的基本工资和物价补贴。
三、单位可以随意开除孕妇吗?
孕期的女职工是受到法律保护的,用人单位不能随意辞退怀孕期间的女职工。
1、女职工在怀孕期、哺乳期、产期的,不得降低其基本工资,也不得与之解除劳动合同”。
2、法律规定,女职工如果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即使《劳动法》第二十六条、二十七条规定的情形出现,用人单位也不得与之解除劳动合同。还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即使在经济性裁员和企业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也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3、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4、女职工的劳动合同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到期的,应自动延续到女职工“三期”届满为止。
结语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规定,女职工在怀孕期、产期和哺乳期间受到法律保护,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在休法定流产假期间,绩效工资会被扣除,因为此时没有绩效可言。而在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支付工资,并根据规定支付生育津贴。此外,保胎假按病假待遇发放工资,而产前假工资按八成发放。女职工的劳动合同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到期时,应自动延续。因此,用人单位应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保护孕妇的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三节 非全日制用工 第七十一条 【非全日制用工的终止用工】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五章 特别规定 第三节 非全日制用工 第六十九条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合同】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