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道听途说之后,以为自己已经对痛风很了解了,其实所了解的只是很广泛的介绍而已,那么,中医如何解读痛风?中医治疗痛风的症状方法有哪些?
痛风属于中医“痹症”等病症的范畴,而与痛风发病密切相关的过多的尿酸则属于“湿浊”的范畴。痹症,传统中医学认为,是由于人体禀赋不足,阴阳失调,气血失和,血中有热,污浊凝涩,复受风寒湿热之邪外侵,湿热蕴结,内外合邪,痹阻肢体经络关节而成。
是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热之气,合而为痹,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浊、瘀血、毒热,正邪相持,使经络、肌肤、血脉、筋骨,乃至脏腑的气血痹阻,失于濡养,而出现肢体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变形、僵直及活动受限等症状。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外感风湿寒热之邪,留而不去;或血瘀痰阻;或正气不足,肝肾亏虚等,致使气血运行不畅,肢体、经络、关节闭阻,不通则痛。
中医对痛风的治疗原则为:急者治其标,清热去湿除其痹,缓则治其本,健脾益肾绝其根。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治疗痛风的偏方:
萆、白术、川牛膝、石韦各20克,猪苓、滑石、桃仁各15克,瞿麦、蓄、车前子(包煎)、熟大黄、红花、穿山甲、当归各10克,桂枝5克,生薏米30克,土茯苓50克。
用于痛风患者脾虚湿阻型:关节酸楚沉重、疼痛部位不移,关节畸形、僵硬,有痛风石,自觉气短,纳呆不饥,舌淡红苔白腻,泄浊通络,运脾渗湿汤(经验方)加减。
以上是中医治疗痛风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痛风,同时祝愿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