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办法
1、西药治疗:用胃动力药增加胃肠道蠕动,抑制胆汁反流入胃,用胃粘膜保护剂保护胃黏膜免受胆汁损伤,用胃膜素覆盖胃黏膜以减轻反流的胆汁和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以及用药物促使胃粘膜分泌粘液,促进炎症愈合等。
2、中药治疗:中医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是脾胃升降失调、水饮停滞胃脘,兼有肝气郁结引起,应对症下药配合饮食调养治疗。
3、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1.促胃动力药物:通过促进胃排空,减少胆汁在胃内的停留时间,促进反流物的排空。常用药物包括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多潘立酮(吗叮啉)等。增强胃的蠕动,促进胃排空以及幽门和十二指肠的扩张,加速食物通过。
2.结合胆盐类药物:如达喜(铝碳酸镁),通过与胆酸和溶血磷脂酰胆碱结合,继而减轻胆盐对胃黏膜的损伤,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明显,为临床上主要用药。
3.抑制胃酸药:胃酸和胆汁有叠加的作用,对胃黏膜的损伤作用强,抑酸药对胆汁反流者同样有效。常用的抑酸剂主要为H2受体阻断剂(H2RA)及质子泵抑制剂(PPI)。
4.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可以起胃黏膜炎症,胆汁反流性胃炎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存。因此,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HP感染者的治疗,在常规应用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和胃动力药物的同时。还应首先考虑根除幽门螺杆菌。这不但有利于疾病的愈合,更可减少诱发癌变的可能。
二、胃炎患者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
糜烂性胃炎患者药物上一般是以西药为主,但是中药对于调理糜烂性胃炎也有一定的疗效,另外在饮食上要以温软易消化,富含营养少渣的食物为主。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要避免粗糙辛辣和过热的食物,要戒除烟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还要减少食盐的摄入。三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饮食要有规律,不可过饥过饱,不可暴饮暴食,同时,要注意营养的均衡,不能因为口味不好而挑食偏食。可多吃护胃养胃的食物,如红枣、馒头、粥、山药、红薯等。
放松心情:精神紧张是慢性胃炎的促进因素,应予避免。情绪上的不安和急躁,容易引起胃粘膜障碍和胃机能障碍。所以应尽可能地避免情绪上的应激反应,解除紧张的情绪。平时做到遇事不怒,事中不急,急中不愁,保持心情舒畅,对胃炎的康复极有好处。
适当的运动:适当的运动是增加胃肠蠕动的好办法,能有效地促进胃排空,使胃肠分泌功能增强,消化力提高,有助于胃炎的康复。
三、胃炎需要做什么检查
1.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1)急性糜烂性胃炎胃黏膜常为多发性点状或弥漫性充血、糜烂,出血等;
(2)慢性糜烂性胃炎胃黏膜出现多个疣状、膨大皱襞状或丘疹样隆起,直径5~10mm,顶端可见黏膜缺损或脐样凹陷,中心有糜烂,隆起周围多无红晕,但常伴有大小相仿的红斑,以胃窦部多见,可分为持续型及消失型。在慢性胃炎悉尼系统分类中它属于特殊类型胃炎,内镜分型为隆起糜烂型胃炎和扁平糜烂型胃炎。
2.实验室相关检查
(1)患者出现呕血或柏油样粪便提示急性大量出血时,血红蛋白下降,大便及呕吐物潜血检查呈阳性。
(2)幽门螺杆菌检测。
3.其他影像学检查
(1)胃肠道钡餐检查由于内镜技术的普及应用,目前不提倡进行胃肠道钡餐检查。钡餐检查往往不能发现糜烂性病变。因为钡剂可涂布于黏膜表面,使近期不能作内镜或血管造影检查,因而不适用于急性活动性出血患者。
(2)血管造影术在急性糜烂性胃炎出血时,肠系膜上动脉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术可对出血进行定位诊断,出血间歇时则常为阴性。
四、平时如何远离胃炎发生
第1步:营养粘膜细胞,改善胃膜细胞功能
糜烂性胃炎的长期不愈极易癌变,胃膜细胞修复法天然野生中药成分,具有促进粘膜再生,促进细胞有丝分裂,改善细胞代谢的作用,从而迅速修复粘膜,愈合糜烂。
第2步:加速细胞代谢,启动人体自身修复机制
研究证实:胃膜细胞修复生物疗法组方中的活性物质成分,具有较强的改善细胞营养,增强细胞的代谢,增强细胞膜离子的通透性,加强离子的膜交换,恢复细胞功能,有效启动身体修复机制。
第3步:温阳气清湿毒,排出胃内湿浊毒邪
阳气亏虚寒湿内侵,病邪久恋,湿热瘀毒停滞日久,导致粘膜糜烂,胃膜细胞修复生物疗法中生物活性成分调理气机,温阳清毒,化腐生肌,气机调顺,湿热毒邪清除,粘膜才能完全修复。
第4步:清除幽门螺旋菌,多方面修复粘膜
胃膜细胞修复生物疗法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很强的抗幽门螺旋菌的作用,天然野生中药成分的抗幽门螺旋菌的作用是普通药物的20倍,其中部分类胃膜成分有效保护粘膜,防止粘膜损害的进一步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