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胃痛颗粒是主治胃痛的良药,而参苓白术散也对肠胃有一定的疗效影响,两者都是中成药。那么,气滞胃痛颗粒能和参苓白术散同时服吗?
对于气滞胃痛颗粒,气滞胃痛颗粒为胃痛类非处方药药品,其主要成分是柴胡、延胡索(炙)、枳壳、香附(炙)、白芍、甘草(炙)。辅料为糊精和白砂糖。气滞胃痛颗粒能够舒肝理气,和胃止痛,适合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的症状者。气滞胃痛颗粒能有效调理胃气,消积化滞、行气止痛,从根本上解决胃动力障碍,治疗消化不良。
其中柴胡功能:疏散退热,升阳舒肝。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延胡索有镇痛、镇静、安定、催眠,降低肠胃强直收缩等作用。枳壳能使胃肠运动收缩节律增加,抑制胃肠道平滑肌不规律收缩,促消化等作用。香附、白芍、甘草都有温经补益,调和脾胃等作用。
参苓白术散为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药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参苓白术散兼有渗湿行气作用,并有保肺之效,是治疗脾虚湿盛证及体现“培土生金”治法的常用方剂,参苓白术散,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主要有调节胃肠运动,改善代谢和提高免疫等作用,调节胃肠运动:本方煎剂小剂量对肠管有兴奋作用,能解除肾上腺素对肠管的部分抑制;大剂量则抑制肠管的收缩,并能拮抗氯化钡和毛果芸香碱引起的肠管收缩,能增强肠管对水和氯离子的吸收,改善代谢:该方治疗脾气虚之肠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治疗前,患者尿中肌酐、尿酸、尿素氮均明显低于正常值,治疗后明显升高,并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改善血流变学的指标。
由上可知,参苓白术散的服用剂量不同对肠胃的影响不同,所以参苓白术散和气滞胃痛颗粒同时服用所达到的疗效是不一定的,因此笔者建议患者在服药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以免延误病情。
以上是对气滞胃痛颗粒和参苓白术散的介绍,希望对您有用,愿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