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有什么治疗偏方 附睾炎的中医诊断方法有哪些

有什么治疗偏方 附睾炎的中医诊断方法有哪些

来源:智榕旅游

中医诊断附睾炎相对于其他附睾炎诊断方法,附睾炎中医的诊断方法独树一帜。那么,附睾炎的中医诊断方法有哪些?有什么治疗偏方?

中医诊断附睾炎的常见方法:中医诊断附睾炎辨证要点

(1)湿热下注,下迫扰精:湿热循经下注,伤及肾子血络;湿热蕴结下焦,络破血伤,则会阴疼痛;湿热下注于阴部故阴囊肿胀潮湿;湿热之邪影响膀胱气化则小便短赤,淋漓不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均为湿热内盛之象。相当于急性附睾炎有湿热表现者。

(2)肝郁气结,气滞痰凝:临床上多见于成人。郁怒伤肝,肝郁气结,经脉不利,血瘀痰凝,湿热内蒸,发于肾子,损伤肾子血络,致阴囊肿大,附睾头或附睾尾肿大,有触痛。湿热瘀阻,脉络不通,不通则痛,故见阴囊肾子胀痛不适,阴囊部隐痛、发胀、有下坠感,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及同侧大腿根部,出现腰酸腿困,有时小便黄赤,射精时腹股沟部抽痛。可有急性子痈发作史。检查可触及附睾增大、变硬,伴轻度压痛,同侧输精管增粗。附睾结节,子系粗肿,轻微触痛,或牵引少腹不适;多无全身症状;舌淡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腻,脉弦滑。

(3)肝肾亏虚:多为久病,硬结不消,时有隐痛,口干,溲赤腰酸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诊断都要首先分清急性期和慢性期,广州仁爱医院男科专家指出,附睾炎急性期多以突然发病肿胀疼痛,痛连腹股沟,严重时阴囊皮肤灼热潮红,或酿脓破溃,流出黄稠脓液。全身可有恶寒、发热、口干、口苦等症。红肿、疼痛为发病的主要的特点,病程很短;慢性附睾炎,常见肾子有硬结肿块,胀痛或隐痛,或痈引少腹精索,每因劳累或房劳时疼痛加重。检查时部分附睾变硬,触痛,皮色不变。

另外,为大家介绍几种治疗附睾炎的偏方:

1、紫橘乌贝汤

附片、橘核各九克,乌药、青皮、柴胡各六克,大贝母、海藻、白芥子各十二克。每天一剂,用水煎服,即可治疗附睾炎。

2、大补阴丸

熟地、黄柏各十五克,龟板、知母各十二克,猪脊髓1匙,银花三十克,荔枝核二十克。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功能滋阴清热,活血祛瘀,理气止痛。主治附睾炎。

3、生姜外敷方

适量老生姜。取肥大的老生姜,用清水洗净,横切成约0.2厘米厚的均匀薄片,每次用六到十片敷于患侧阴睾,盖上纱布,兜起阴囊,每日更换一到两次,直至痊愈为止。可消肿散结,主治急性附睾炎。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