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沿上的大姨去世了,
寒冷的冬天倒在了无人看守的平房顶上。
还好,我的父母都健在,相互陪伴照应。
你们说,等我结婚后住回到三十平米的茅草屋。
好,我把婚房让给二老。
我喜欢农民工的窝棚,胜过箪食瓢饮。
我不在乎寄人篱下的感觉,生活就要有包容。
每年,冬日的阳光照在炕上,
暖意引来了左邻右舍的老太太,
一屋子的老人味是那样融洽。
手里悉悉索索地掐着草辫子,
晨昏之间忙活五元钱的收益。
您不必走进寒风里串门,
保护您久病的心脏。
社会上婆媳的矛盾多了,
打碎了一桩桩婚姻,
留下了单亲性格缺陷的孩子。
看够了你们婆媳的相处,
你们分开,都有独立的空间,
只能用这种方式,解决社会教育带来的矛盾。
母亲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却失去了做婆婆的权利。
叔叔家的孙子出生了,
婶婶去城里看孩子,三年,孙子去了幼儿园。
独居叔叔的身体垮了,永远地走了。
独行车轮行不远,婶婶隔年也走了。
庆幸,在儿子出生后,
我没有拆开二老的生活。
如果开口让母亲带孩子,您能拒绝吗!
总说白菜萝卜头的生活好,
节假日、生日,我们备上饭菜时,
看见你们手上的油来不及擦,
嘴上的油,闪着光,
不用节约的日子,才是幸福。
我上学的棉衣,您又穿二十年,
说不冷就好,
听您讲,姐姐给您添了新衣服,
那语气,那表情,哎呦——
把您的烦心事说出来,听着呢!
身体不舒服了?不要乱想,人都有生病的时候。
媳妇不对了?两个时代了,换一下位置想想,人都有自己的习惯。
老爸又欺负你了?不是每次他都对,这个家不是挺好吗?
邻里关系和谐,您看您就仨问题。
大姨家门前巷子小溪流,自来水管破了半年多,
大姨走了还在流。
暴雨那年,邻家大门楼塌了,
新砖门前堆三年,
大娘走了,新门楼垒起来了。
柴房灯绳断了,大事,母亲摸黑在里面拿东西,
回龙炕风机坏了,天大的事,锅灶冒烟鼻涕一把泪一把。
给你们钱的时候都拿着,
不要总推辞说有钱。
我知道,六十岁之前都是举债过日子,
几乎每次吵架都是因为穷,
以你们的自尊怎么能伸手向儿女要,
手里攥着些,心里不虚。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双亲在堂姊们情长。
念着娇小时的呵护,
转化成孝敬父母的本分。
愿天下父母有个好心态,
接受一点一滴的孝顺,积累双亲的高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