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笼皱棱球:别名花笼_花筥_老花笼,为石竹目、仙人掌科、皱棱球属、仙球系列多肉植物,原产于北美洲墨西哥东北部Rayones山谷,布满石灰岩质石块的陡峭石壁。
仙人掌科皱棱球属的多肉植物,外观特殊,通常不会与其他种类混淆,是全仙人掌科植物中,生长最为缓慢的品种之一。1991年该属成立,因形状象古代阿兹台特人的石雕工艺品,属名被命名为Aztekium。
颜色分类:褐色_绿色 ;茎形分类:块状 ;叶序分类:簇生 ;叶形分类:线形 ;光照需求:中光 ;生长速度:很慢 ;培育难度:较难 ;适宜温度:20℃±6℃ ;酸碱范围:7.2±.6(PH)
花笼皱棱球植物特征:
属类球型仙人掌,个体很小,直径很少超过5cm,且高度比较低矮,有9-11条较丰满的肋楞。肋楞由上至下横向贯穿着数量众多的沟纹。在主肋楞之间具有小型的副楞,高度大约达到植物体的一半。与其他已经适应非常干燥条件的仙人掌植物不同,花笼没有发达的、可存贮水分的粗壮根。幼年植物颜色偏重灰黄绿色,低矮的成年植物逐渐变为灰绿色。花笼的棱脊和顶部长着微小的绒毛,这些绒毛沿着棱脊的中心线生长,而在棱脊与棱脊之间所横延着的小棱脊上不长绒毛。
花笼皱棱球种植方法:
比起阳光相对充足的南坡,花笼似乎更偏好相对遮荫的山体北坡,生长极其缓慢,每年仅生长约1mm。它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并且在夏季需要周期性浇水。在其冬季休眠期间,植物需要彻底干旱以及完全干燥的环境,在此条件下它可以短期抵御气温低至-4℃的气候。植物偏好一些遮荫。一旦花笼可以依靠其自身的根系在某种环境中生存,随后的栽培中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但是因其数量稀少,目前较难见到。
花笼皱棱球繁殖方式:
体积达到最大限度后,就会缓慢的发育侧枝,通常会在大型植株的周围发育小型的侧枝出现群生现象。花笼通常通过种子繁殖,种子发芽比较容易,但苗期的管理难度非常大,最初的两个月内对环境非常敏感,大多数会腐烂,培育到成株的过程是十分困难的。通常人们通过嫁接等手段来促进其生长速度,但嫁接的成功率远低于其他种类。因此,无论采取何种方法,能够成功地让那些嫁接的长出其自根的种植者,可称为养殖高手了。
花笼皱棱球开花形态:
植物顶端开放小型花朵,宽度小于10mm,白色至粉红色,并且花瓣的背侧通常具有一条颜色较深的中心线,花朵从球顶部的绒毛中开出,有六个萼瓣同时开放,花朵的管束很长。有报道说花笼的花朵具有香味。园艺栽培中,花笼在整个夏季月份期间都可以随意地开放花朵。花朵凋谢后会结出粉红色的小型果实,当其成熟时会裂开散落出其中的细小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