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搜索
结果数学 课程的基 本理念是 要面向全 体学生, 适应学生 个性发展 的需要, 使得人人 都能获得 良好的数 学教育, 不同的人 在数学上 得到不同 的发展。 课程容既 要反映社 会的需要 、数学的 特点,也 要符合学 生的认知 规律。教 学活动是 师生积极 参与、交 往互动、 共同发展 的过程。 体育与健 康课程以 促进学生 身体、心 理和社会 适应能力 整体健康 水平的提 高为目标 ,力图构 建技能、 认知、情 感、行为 等有机结 合的课程 结构,将 引导学生 形成健康 意识和良 好生活方 式、增进 学生的健 康贯穿于 课程实施 的全过程 ,确保“ 健康第一 ”的思想 落到实处 ,促进学 生健康成 长。新课 程的四个 基本理念 是关注学 生发展、 强调教师 成长、重 视以学定 教、促进 教育公平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提高科学素养------新世纪对公民的基本要求。
2、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提高和收获。
3、倡导探究性学习------学习的方法和思路,为今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扩展资料:
学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对象,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学生,这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学生观的核心内涵是,学生究竟是人还是物。
至少在口头上,几乎任何人都认为学生是人,然而,在我们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却普遍存在着把学生当做任人摆布的物的现象。这涉及一个如何看待人的问题。这次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看法坚持了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统一性、规范性
作为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学生具有“被决定”的一面。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阐述,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新课程必须具有必要的统一性、规范性,这一点在课程标准中得到了体现。
第二,主动性
作为具有主动性生命形式的人,学生与无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正是这种主动性,使人能够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超越自我。因此,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第三,学生具有“未完成性”。
从积极的意义上理解,这种未完成性是指: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具有丰富的潜能,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蕴藏着对于复兴中华民族大业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新课程标准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