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需办理离职手续,包括健康检查、工作交接、财物清偿、退还证件和工资、支付补偿金、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出具解除证明,以及办理档案和社保转移手续。
法律分析
劳动者自动离职,也是需要与用人单位办理离职手续的。
员工办理离职手续的流程:
(1)为从事有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员工做健康检查。
(2)办理工作交接。离职员工除工作交接外,应立即停止以用人单位的名义对外从事一切业务。将该员工经手的工作交接到其他人员或主管。工作交接有助于防止员工仓促离职,出现工作脱节,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财物、文件资料及清偿债务。员工在期间,由配发的或者由员工本人掌管的属于的财物,企业应指定专人接收。并将员工在职期间保管和使用的全部文件资料进行清理,如客户名单、各种图表图纸、财务账本、工作计划、技术资料等。
(4)退还员工证件及结清工资。
(5)如是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6)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对于认为需要签订竞业禁止协议的则在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中明确员工的相应义务。
(7)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
(8)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拓展延伸
自动离职手续的具体要求和流程是什么?
自动离职手续的具体要求和流程因地区和公司政策而异。一般而言,员工在自动离职时需要提前通知雇主,并填写离职申请表。在离职申请被批准后,员工可能需要完成一系列步骤,如归还公司财产、交接工作、结清未休假等。此外,员工可能还需要办理社会保险、公积金、税务等相关手续。具体流程可能包括与人力资源部门的沟通、与财务部门的结算、与相关机构的联系等。建议员工在离职前详细了解公司政策和法律法规,以确保顺利办理离职手续。
结语
员工离职时,需与雇主办理离职手续。具体流程包括健康检查、工作交接、财物清偿、证件退还、工资结清、竞业禁止协议、解除证明、档案转移等。自动离职流程因地区和公司政策而异,通常需提前通知雇主并填写申请表。员工应了解公司政策和法律法规,以确保顺利办理离职手续,包括与人力资源、财务部门的沟通和与相关机构的联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