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当合同中一方作出虚假陈述,导致另一方受到损失时,受损方有权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虚假陈述行为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1.陈述内容虚假;2.陈述方知道或应该知道其虚假性;3.虚假陈述导致对方受到损失。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0条:“合同一方明知对方系根据本合同目的的需要向其作出特定陈述,而故意作出虚假陈述或者故意不作出应当作出的重要陈述的,对方有权解除合同,并可以请求赔偿损失。”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8条:“当事人订立的合同,应当遵循公平原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39条:“当事人在订立、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因此,在面对合同中的虚假陈述行为时,受损方有权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同时虚假陈述方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