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2年,会不会坐牢?

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2年,会不会坐牢?

来源:智榕旅游

缓刑是对刑罚的暂缓执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报告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迁居需批准。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犯新罪或漏罪未判决,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刑罚将不再执行,无需坐牢。

法律分析

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2年,如果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没有犯新罪或者漏罪未判决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就不需要坐牢。

一、缓刑,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是对刑罚的暂缓执行,其执行形式为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不是一种刑罚,而是一种刑罚的执行方式。

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拓展延伸

刑期判决后,是否需要实际入狱服刑?

根据刑期判决,是否需要实际入狱服刑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的。在判决中,如果被判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2年,意味着在缓刑期间,如果没有违反相关的法律规定和缓刑条件,是不需要实际入狱服刑的。缓刑是法院为了给予犯罪嫌疑人或罪犯改造和重新社会适应的机会而采取的一种刑罚方式。所以,在缓刑期间,被判的刑期可以暂时免于执行。然而,如果在缓刑期间违反了法律规定或缓刑条件,可能会导致缓刑被撤销,需要实际入狱服刑。因此,根据具体情况,是否需要实际入狱服刑是需要谨慎考虑和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的。

结语

根据刑期判决,缓刑是一种暂缓执行刑罚的方式。在缓刑考验期内,只要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并按要求报告活动情况,离开居住地需获得批准,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缓刑是为了给罪犯改造和重新社会适应的机会。然而,违反法律规定或缓刑条件可能导致缓刑被撤销,需要实际入狱服刑。因此,根据具体情况,是否需要实际入狱服刑需遵守相关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