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夺政治权利的规定和原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一般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目的是防止犯罪分子继续从事犯罪活动,保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剥夺政治权利可以防止其再次犯罪。此外,剥夺政治权利还可以防止他人代替犯罪分子行使某些政治权利。政治权利只能通过法院判决剥夺,不能继承、转让,也不能用其他刑罚替代。
法律分析
一、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和刑期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1、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和刑期一般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人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五十五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外,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
第五十八条,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的规定,服从监督;不得行使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各项权利。
二、剥夺政治权利的原因
第一,对危害国家安全和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主要是因为此类犯罪都是故意犯罪,主观恶意强、社会危害极大。对这些敌视、蔑视国家制度和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国家当然要依法剥夺他们从事政治活动和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因为如果不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他们则有可能利用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继续从事犯罪活动。
第二,对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的犯罪分子判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可以防止他们被特.赦或假释后利用政治权利再从事犯罪活动。
第三,对一些严重的犯罪分子剥夺政治权利,可以防止他人代其行使某些政治权利,如以犯罪分子的名义发表宣言、着作等。
公民的政治权利是宪法所赋予的,非经人民法院司法判决不能以任何形式剥夺。政治权利不能继承,转让。除由人民法院判决减刑或撤销附加刑,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能申请免除。也不能申请用其他刑罚替代。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五条和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一般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计算,且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剥夺政治权利是一种剥夺犯罪人参与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剥夺政治权利的原因主要包括对危害国家安全和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的惩罚,防止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再从事犯罪活动,以及防止严重犯罪分子利用政治权利从事犯罪活动。政治权利是宪法赋予的,除非经人民法院司法判决,否则不能以任何形式剥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七节 剥夺政治权利 第五十八条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的规定,服从监督;不得行使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各项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七节 剥夺政治权利 第五十六条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依照本法分则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四十九条 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