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金额三千元以上可立案起诉,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各地不一。网络诈骗主要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财物。网络诈骗的方式包括网络传销、网络购物诈骗、网络中奖诈骗、假冒银行网站和海外网络私募基金骗局。网络诈骗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作为主体,以公私财物为客体,以直接故意为主观要素,以通过网络违法手段骗取财物为客观要素。
法律分析
一、网络诈骗多少金额可立案起诉
网络诈骗金额三千元以上可立案起诉,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各地的标准不一,有些地区数额在两千元以上的就可以立案。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如何定性为网络诈骗
1.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3.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
4.客观方面是行为人通过网络,采取违法方式骗取他人财物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三、网络诈骗有几种方式
网络诈骗的方式如下:
1.网络传销类。
2.网络购物诈骗。
3.网络中奖诈骗。很多网友在浏览网页或进行网络聊天时,都会“幸运”地收到“恭喜您中大奖”的信息。当信以为真的网友与兑奖方联系,对方都会以需要保证金、支付邮寄费用等各种借口,要求网友先汇钱。当网友汇去第一笔款后,骗子还会以手续费、税款等其他名目,继续欺骗网友汇款,直到“吃干榨尽”为止。
4.假冒银行网站“网络钓鱼”。不法分子通过设立假冒银行网站,当用户输入错误网址后,就会被引入这个假冒网站。一旦用户输入账号、密码,这些信息就有可能被犯罪分子窃取,账户里的存款可能被冒领。
5.海外网络私募基金骗局。
结语
网络诈骗涉及金额较大时,可依法立案起诉。根据不同地区的标准,网络诈骗金额一般在3000元以上可立案,但也有地区将标准设定在2000元以上。网络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大量财物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对于数额较大的诈骗行为,可处以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及罚金等刑罚。网络诈骗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客体为公私财物所有权,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客观方面为通过网络采取违法方式骗取财物。网络诈骗的方式包括网络传销、网络购物诈骗、网络中奖诈骗、假冒银行网站以及海外网络私募基金骗局等。如遇网络诈骗,受骗方有权请求撤销相关民事法律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