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榕旅游。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车祸赔偿谈判注意事项 法律问题

车祸赔偿谈判注意事项 法律问题

来源:智榕旅游
第1种观点: 针对您的问题车祸赔偿谈判要注意什么给出以下几点建议:一、以客观事实和双方责任为基本条件。,首先应该搞清楚双方责任过错与承担责任的比例,并按照赔偿标准算出数额,但倾听双方不同说法,理解双方的不同观点,正确客观对待事实是避免对抗并营造和谐的气氛的第一要素,有利于达成和解二、纠正偏见心平静气调解公安交警部门处理交通事故,应当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确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情况后,召集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对损害赔偿进行调解。而当事人常常因为文化水平、世俗偏见等原因,害怕自己的利益被侵害,甚至在调解之前带上了“有色眼镜”,在调解时应当要规范的做好调解笔录,并在调解之前将相法法律规定告之,有条件的要把《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以及相关赔偿办法张贴上墙,让当事者明白调解是“公事公办”,都有法律法规依据的,都是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来办理的。同时最佳的调解结果既省时又省力,有利于事故双方尽快从交通事故的噩梦中摆脱出来。使双方心平静气进行调解。而诉讼却是漫长而复杂的,是万不得以才采用的方式。三、重点要放在履行赔偿义务。调解过程一定要注意赔偿一方的实际经济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履行方式。四、换位思考保证双方利益引导事故双方在认识和考虑利害关系时,建议双方“换位思考”。即劝导双方当事人在考虑自己利益的同时,退一步思考一下,也要设想对方是怎样考虑他的利益。调解的方法和技巧:(一)调解时间的选择和调解的提出:调解则应该尽可能选在交警队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制作完毕,车辆及其他财产损失经过正式评估机构评估,人身受到伤害的等伤口完全愈合并进行法医鉴定之后提出较好,提出的方式也要注意,应由交通事故相关办案人员主动通知双方,如有一方想调解,也应向办案人员提出请求,由办案人员通知对方。(二)调解地点的选择调解的地点最好在交警队,需注意的是,调解地点一般不能够选择到一方当事人家里。(三)调解参加人员由各方当事人选出一至两名代表参加谈判,其他无关人员应该劝离谈判现场,以免影响谈判的正常进行。谈判小组的人员结构(指当事人只有两方时的情形)以三至五人为最佳,即双方当事人本人,再加上其代理人或懂法律事务的亲朋好友一名。

第2种观点: 一、出车祸怎么谈赔偿1、出车祸的赔偿事宜规定为:(1)一般先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2)不足的部分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3)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二、出车祸后如何处理流程是怎样的1、第一时间报案。发生交通事故后,要及时拨打12报管电话,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报案之后,按照管辖范围予以立案;2、现场处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案件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3、责任认定。在查清交通事故事实的基础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作用大小等,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作出认;4、裁决处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依据有关规定,对第事责任人予以警告、罚款吊扣.吊销驾驶证或拘留的处罚;5、损害赔偿调解。对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的赔偿,按照有关规定和赔偿标准,根据事故责任划分应的赔偿比例,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双方同意达成协议,由事故调解人员制作并发给损害赔偿调解书;6、向法院起诉。如双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调解无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终止调解,并发给调解终结书,由当事双方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7、保险理赔。交通事故的妻任明确后,可以直接找保险公司理赔。当然也可以在事故发生时及时联系保险理赔员,或者向法院起诉时,同时将保险公司列为被告。

第3种观点: 交通事故调解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1、关于赔偿数额是否合适的问题。2、涉及赔偿金的给付时间的问题。3、是后续费用的问题。此外,还应注意几点规定:1、事故简要案情和损失情况;2、责任认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一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前款规定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申请执行的期限是原告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如果超过执行期限的,法院不再对被告强制执行,原告损害赔偿得不到实现。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