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岁,一个被普遍认为“而立”的年纪。我,正处在这个阶段,生活似乎陷入了一种固定的模式。每天的行程如出一辙:家、公司两点一线,连明天的生活轨迹都能预见。早晨的起床、洗漱、用餐,上班的时段,午休的片刻,下班的时刻——几乎一成不变。单调到了令人厌烦的程度,但改变似乎遥不可及。肩负着家庭的重担,老人的养老,自己的事业,还有那避不开的婚姻话题,单身的生活也并不轻松。尽管如此,我还是渴望生活的多姿多彩。选择了回归平静生活的城市,就必须承受其中的压力。生活的本质是琐碎的实际问题,不再有学生时代的自由与放纵。健康成为了必须关注的话题,作为家庭的中坚力量,身体的不适可能会带来连锁反应。
相较于那些依赖父母的年轻人,我自认独立,经济上能自给自足,家庭开销也能承担大部分。但这样的独立背后,是沉重的责任,特别是对父母养老的担当。结交新朋友的意愿减退,那些能留下的,都是值得信赖的挚友。遇见投缘的人是缘分,若错过,也不再强求。对于婚姻和爱情,虽然仍抱有希望,但不再视其为生活必需。到了这个年纪,能遇见一个愿意共同生活的人,已是难得。
“我希望你能够遇到的,是相爱的人,而不是合适的人。”这句话曾经是我心中的期许,然而时过境迁。婚姻生活,不过是两个人的相处与合作,有时甚至感觉像是在“搭伙过日子”。90后最大的成员还未迈入30岁,但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开始感受到生活的重压,房子、车子、票子等问题压得人喘不过气。三十岁的男人,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境地。感觉累吗?那是对的,因为安逸通常留给不再战斗的人们。工作中的艰辛,为了生计不得不忍受与客户周旋的疲惫,身心俱疲的回到家,甚至没有胃口吃饭,只想倒头就睡。但第二天,依然得振作精神,迎接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