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呕吐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幽门肥大性狭窄是常见原因之一。幽门肌肉异常增厚,导致胃内食物无法顺利通过,呕吐随之发生。新生儿在出生后不久,偶尔会吐出少量奶,但到了十天左右,呕吐次数和量会逐渐增加。另一原因可能是肠梗阻,由于胎儿发育过程中某些因素导致肠腔不通畅,婴儿从出生起就开始呕吐,呕吐物可能包括唾液、奶块、胆汁或大便样物质。肠旋转不良也是常见病,症状包括呕吐、胎粪排出异常等。
幼儿的呕吐原因与新生儿、婴儿有所不同。常见的原因包括消化道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全身感染性疾病和周期性呕吐。消化道疾病如急性胃肠炎、肠套叠、肝炎、阑尾炎、胰腺炎等均可引起呕吐。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颅内感染、肿瘤等也可能导致呕吐,但性质为喷射性。全身感染性疾病在成人不会引起呕吐,但在幼儿中却易发生,如呼吸道感染、败血症等。
对于幼儿呕吐的治疗,通常情况下无需特别治疗,呕吐会自行停止。确保孩子在呕吐期间采取俯卧或侧卧姿势,以减少呕吐物吸入气管的风险。当孩子持续呕吐时,需确认是否存在脱水。脱水严重可威胁生命,应确保孩子摄入足够水分。对于脱水的预防,可在呕吐后2-3小时,每半小时到1小时给孩子喝30-60毫升冷水,共4次。若继续给孩子饮水,每半小时给60毫升电解质溶液。保持喂养2次,逐渐恢复半强度配方乳或牛奶。
多数情况下,孩子需在家中待12-24小时,给予清流质饮食。儿科医生通常不推荐使用药物治疗呕吐。若伴有腹泻,需儿科医生指导如何给予液体和恢复固体饮食。在孩子没有呕吐12-24小时后,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