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字笔画 沁字笔画是什么:7
沁的笔顺是点、点、提、点、斜钩、点、点。
沁字的笔顺图解
共七画
沁
1
2
3
4
5
6
7
沁字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沁的拼音为qìn,部首为氵,结构为左右结构,注音为ㄑㄧㄣˋ,笔顺编号为4414544。
沁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本解释 点此查看沁的详细内容
(1)(动)(香气、液体等)渗入或透出:~人心脾。(2)(动)〈方〉头向下垂:~着头。(3)(动)〈方〉向水里放。
二、康熙字典
沁【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鴆切,音鈊。水名。《說文》水出上黨羊頭山。《水經》沁水出上黨沮縣謁戾山,南過穀遠縣,東至滎陽縣北,東入于河。《注》卽洎水。《郡縣釋名》沁河源出沁源縣,有二,一自縣西北綿山東谷南流,一自縣東北馬圈溝南流,俱至交口村合流入黃河。又州名。《廣韻》本漢穀遠縣,後魏置沁源縣,武德初置州,因沁水以名。《廣輿記》沁源縣屬沁州,沁水縣屬澤州。又《集韻》所錦切,音㾕。又斯荏切,音襂。又所禁切,音滲。義?同。又以物探水也。《韓愈詩》義泉雖至近,盜索不敢沁。《註》北人以物探水爲沁。又思林切,音心。水名。
三、详细解释
名词(1) (形声。从水,心声。本义:沁水)(2) 同本义沁水,出 上党谷远羊头山,东南入河。——《说文》(3) 即出今山西省沁源县东北绵山东谷,南流至河南省武陟县南入黄河(4) 县名 。在山西省中部偏南动词(1) 渗入;透出 。如:沁绿(透出绿色);沁溢(渗透漫溢)(2) 吸水义泉虽至近,盗索不敢沁。——唐· 韩愈 孟郊《同宿联句》
四、百科解释
沁,读作qìn,有4个基本字义:1.渗入;浸润:~润。~人心脾。~凉。2.汲水:“义泉虽至近,盗索不敢~”;3.头向下垂:~着头;4.纳入水中。
下面介绍下沁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关于【沁】字的组词有:
緑沁沁、交沁、晶沁、喀喇沁、马克沁、沁漉、沁脾、沁心、沁园、沁溢、沁透、沁润、沁绿、沁入、沁出、沁緑、沁凉、沁园春、
关于【沁】字的诗词有:
《沁园春·十月朔蓉君生朝,亚子赋沁园春吊之,嘱和》、《沁园春可行弟泰定甲子寿日,赋乐府沁园春》、《沁园春可行弟泰定甲子寿日,赋乐府沁园春》、《沁园春(原作沁春元,据丁藏精钞本改)无》、《沁园春五峰大卿示所和绣江参议沁园春词》、《沁园春·自古贤能壮岁飞腾》、《沁园春·盖世名豪壮岁鹰扬》、《沁园春·千载寻盟李白扁舟》、《沁园春·流水高山独许钟期》、《木兰花慢·望丹东沁北淡流水》、
关于【沁】字的成语有:
啮血沁骨、沁人肺腑、沁透心脾、沁人心肺、沁人心腑、沁入心脾、沁人心脾、沁入肺腑、
关于【沁】字的书法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