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法显所处时代:宋代。出生地:东晋平阳郡武阳(今山西襄垣)人。去世时间:420年。主要作品:《仙马洞》。主要成就:天竺求法西行取佛经纂写《佛国记》。
关于释法显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释法显的诗词 点此查看释法显的详细内容
二、翻译
法显来到京城后,就和外国禅师佛驮跋陀一起,在道场寺译出《摩诃僧祗律》、《方等泥洹经》、《杂阿毗昙心》等,约有一百多万字。
三、个人的习性
法显曾与几十个沙弥一起,在田中收割稻子,有一伙饥民要来抢夺稻谷,其他的沙弥都吓跑了,只有法显独自留下,他对饥民说:“你们若是需要稻谷,可以随意拿取。你们过去从来不布施别人,才会有今天的贫穷饥饿。现在又来抢夺别人的稻谷,你们的来世会更加不堪设想。贫僧预先为你们担忧啊!”法显说完就回寺院了,饥民们把稻谷放下走了。寺院里几百个僧人没有不为此而叹服的。法显受具足戒后,志向行为更加明敏,礼法规矩更加整齐严 肃,常常慨叹经律短缺不全,发誓要去寻找经律。法显于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与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人,从长安出发,西行来到流沙大沙漠,沙漠里天上没有飞鸟,地上没有走兽,四顾茫茫,无法辨识方向,只有看太阳来辨认东西,望着前方的死人枯骨来做路标。沙漠里常有热风恶鬼,谁遇上了必死无疑。法显以寻经为使命,勇敢地克服了各种艰险困苦,越过了大沙漠。他们又来到葱岭,山上的积雪常年不化,还有恶龙吐毒,风雨沙砾,山路艰险,悬崖峭壁高耸入云。过去曾有人来过这里,凿石通路,修有梯道,共有七百多阶。他们抓着悬挂在河两岸的绳索渡过河去。类似的险途有好几十处,都是汉代的张骞、甘英所不曾到过的地方。后在翻越小雪山时,又遇寒风暴起,慧景喋战寒栗不能行走,对法显说:“我要死了,你继续前去,不要都在这里损命。”言讫而卒,法显抚摸着慧景的遗体,哭泣着说:“我们的目的还未达到,你就先去了,这也是命啊!”法显独自一人继续前进,终于跨过了山险。他前后共经历三十多个国家。
四、到达天竺
快到天竺国时,离王舍城三十多里,有一座佛寺,天已傍晚,法显在寺院住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法显要上耆崛山,寺院的僧人劝他:“路上很不好走,而且有很多黑狮子,曾吃过人,你怎么能去呢?”法显说:“我不远万里,发誓要到耆崛山去,我会不惜一切代价,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怎能使多年的至诚努力,在快要达到目的时而放弃呢?虽有艰难险阻,我决不害怕!”众人不能劝止,只好派两个僧人去送他。法显来到耆 崛山,天色已近黄昏,欲在山上过夜,两个僧人害怕,丢下法显回寺院去了。法显独自留在山中,烧香礼拜,翘感旧迹,如睹圣仪。到夜里有3只黑狮子跑来,蹲在法显面前,舐唇摇尾。法显诵经不辍,一心念佛。咒道:“你若想害我,先等我诵完经;若是想试验我,你还是赶快走吧。”过了很久,狮子才离去。第二天早上法显下山,路途梗塞,只有一条小径可以通行,向前走了将近一里路,遇到一个和尚,年约九十,容貌、服饰都很古朴,但精神气魄英俊出众。法显虽然也感觉到他的神韵高远,但还没有悟出他就是神人。后又遇到一个年轻的僧人,法显问:“刚才那个老年人是谁?”回答说:“他是迦叶(禅宗西土二十八祖的始祖)的大弟子。”法显感到很遗憾很惋惜,赶快追到山前,有块大石头塞住室门,法显进不去,只好流着泪离去了。
Copyright © 2019- zrrp.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80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